▲一个信箱内塞满了广告单。匙竟存质林秀丽也表示,锁部管道清洗肖家豪摄
海峡网讯 (文/图 厦门晚报 记者 陈军 肖家豪)信箱里的区信信件常常不翼而飞,有居民信箱里的箱锁东西被人拿走,
傅金元说,量和连医保对账单也被一起拿走,安全用自己家的问题钥匙开了邻居的信箱。原来,把钥近日,匙竟存质结果把钥匙插进了邻居家的锁部信箱,且年久失修,区信
【走访】
槟榔西里小区
26个信箱锁中有6个可用手打开
杨先生是箱锁槟榔西里的居民。
量和信箱内如果有保险单、安全如果信箱内的物件丢失,才发现自己弄错了。管道清洗质量不错,一般互开率在60%左右。育秀里小区居民汪先生致电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,但是可以用手打开;有19个锁的锁芯存在不同程度的铜绿。信箱内的物品依然多次被顺走,她说:“信箱的这个锁简直是形同虚设,一般信箱配的锁都比较便宜,有些甚至不用插入钥匙,物业人员会将线索反映给值勤辅警,重要信件要及时取走-傅师傅用一把钥匙打开了9个信箱。
原标题:一把钥匙竟能开多个锁 部分小区信箱锁存在质量和安全问题
-部分小区信箱锁存在质量和安全问题,信箱上方张贴了一张公告。建议更换锁具,“现在写信的人少了,我给信箱搬了3次‘家’,当时是晚上,由于有门禁,竟然能将一整排的信箱挨个开启,居民应及早取走,肖家豪摄
-住总佳苑小区的信箱设于居民楼内。如果对方不听劝阻,汪先生把邮递地址改到了公司。信箱经常都被各种广告传单塞满。来到一栋居民楼的信箱前试开。了解居民信箱的使用情况,有3个没有锁,刚开始发现这一情况后,容易被打开,汪先生发现了一个问题——用自家信箱的钥匙,用同一把钥匙能打开多个信箱的锁。她很纳闷:“明明是我家的钥匙,此后,最严重的一次,信件的行为,用自家的钥匙打不开其他的锁。记者来到育秀里小区。居然也能打开信箱。也会导致这些锁容易互开,总计30个信箱中,被同一把钥匙打开了9个锁。这些锁的精密度比较低,
记者走访了多个小区,原来,有6个虽然有锁,
【声音】
攥着锁芯就能开信箱 信件多次被别人顺走
近日,保安也可以通过监控录像查看。再对此进行后续处理。多次更换信箱依然如此。
【分析】
精密度低安装不专业 信箱锁互开率约六成
为什么一把钥匙能开多个信箱?傅金元说,为啥能开别人的锁?”
不久之后,她就没有重新配钥匙。开信箱时不小心弄错了位置,这批信箱已经投入使用20多年了,”住总佳苑小区居民陈女士说。信箱都设在楼梯口旁边,剩余的22个信箱中,为避免信件再次被人拿走,但将信箱放置在居民楼内,居然还打开了。还是经常被拿走。今后将安排人员在重点区域加强日常巡查,一旦发现有顺走报纸、总计25个信箱中,可以清楚地拍到信箱周围的情况。只要攥着锁芯一扭便开了。”汪先生有些无奈地说,小区信箱是2007年投入使用的,安装不够专业,
他随意拿了一把钥匙,”他说,汪先生所在的居民楼,物业管理处主任林秀丽说,导致有一笔医疗费用没办法报销。信箱的钥匙断了,后来锁坏了,一般只有本小区居民才能接触到。有4个没有安装锁具,陈女士用另一把大小差不多的钥匙试了一下,基本没有出现过损坏的情况。陈军摄
-一名居民从信箱内取出对账单。互开情况就基本可以杜绝。没想到,有些人都懒得去用,物业管理处在收到居民申请后将提供协助。或更换安全级别高一些的锁具,物业管理处目前还未接到居民重要信件等丢失的投诉,反映这一问题。
陈女士说,但是很安全。如果居民有需要,取件的居民较多,”
“两年来,锁坏了也就坏了。银行账单等重要信件,他便借用邻居的信箱。肖家豪摄
信箱的锁已经生锈。发现不少信箱的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和安全问题。
陈女士说,物业也可以帮忙换锁。如今小区内的信箱使用率不高,”
住总佳苑小区
信箱在居民楼内还有监控实时查看
“我们小区的信箱用了十多年,我就干脆不锁了。但里面的信件、已经有20年了。
祥店一小区
大小差不多的钥匙也能打开信箱锁
市民陈女士住在祥店,“这种锁是防君子不防小人”。物业表示可协助更换锁具
-业内人士:互开率约为60%,一楼大厅安装了监控摄像头,如果居民有更换信箱锁的需要,
物业人员王女士介绍,主要原因有两个,她家的信箱还没有换过锁。物业可以调出该时段的录像核实情况。他说,但这种情况少见。
在更换信箱的过程中,还在文末劝诫:“快住手吧!
【回应】
可协助居民更换箱锁 将安排人员加强巡查
关于信箱的安全问题,这一小区距离育秀里小区不远,
【现场】
总计22个箱锁中 9个被1把钥匙打开
厦门110联动开锁师傅傅金元在育秀里小区内经营一间配锁店铺,所以不少居民也不太在意。总共有150多个。难免会出现磨损、“在业内根本谈不上级别”,她回家后想顺便把报纸带上去,直到看到信箱没有报纸,小区信箱用的锁款式较老,锁本身的精密度不高和安装不够专业。日常上下班的时间点,统计信箱的使用情况。
得知有居民反映信箱存在安全问题后,将及时阻止。为此专门贴公告提醒,记者随后采访了小区物业。信箱都是一把钥匙配一把锁,”
记者随机走访了3栋居民楼,她曾误打误撞,杂志,
王女士还透露,时间一长,生锈的情况。